English

上海滩上的台商

2000-11-07 来源:光明日报 林明望 我有话说

永和豆浆的传奇

永和豆浆的传奇在上海的台商中流传。上海永和豆浆的老板在上海投资办厂,因经营不善而关闭。他发现上海人吃的早餐总是不冷不热,油条也是干巴巴的。于是他索性在仙霞路上摆个摊,卖起了永和豆浆。

一开始,永和豆浆的台湾口味吸引附近的台商,接着连上海人也爱上这酥酥的油条、热呼呼的豆浆,每天都有人排队等着买豆浆、油条。一天晚上,有人因争买最后的油条、烧饼,在小摊前争吵起来,永和豆浆摊也因楼上住户不堪其扰,搬离原来店面。永和豆浆的意外成功,使不少在台湾并没开过豆浆店的台商,紧跟着在全国各地开起了一家又一家分店。

为何对上海情有独钟

为什么台湾人会一波波涌入上海,而不是广州、福州等地呢?来上海8年的台商彭美媛说,1991年,她刚到上海时,走到街上,发现商店招牌有老大昌眼镜、小花园绣花鞋、采芝齐等,就如走在台北衡阳路一般熟悉。初步踏入上海的台湾人,从老一辈到浸淫张爱玲小说的一代,对上海风情几乎都没有陌生感。

有一个笑话是,一位台商,走进一家老大昌问:“怎么你们也打入上海市场啦?脚步那么快,那么早就来了?”店员白他一眼说:“不是我们来了,是你们来啦!我们根本就没有离开。”

在上海街头,永和豆浆、仙踪林茶坊、快可利饮料、泡沫红茶等台湾看得见的小吃店随处可见。在国煌建设工作的上海人惠聪说:“俗话说上海滩、北京城,上海是个泥滩,只要谁爬得上来,都能捞到机会的,只是先来后到的问题,不像北京城围着,不容易闯进去。海派文化如此开放,蕴藏丰富商机,吸引着台湾的浮游群落。”

统一方便面四处可见

在超市、杂货店及机场餐厅,随处能见到出售统一方便面的。统一方便面依各地习惯与消费能力,设计不同的口味与包装,深入居民的生活。早些年还听见有人说:“这就是台商做的面!”现在很少有人刻意强调统一面的台商身份。

统一集团1992年开始全力进军祖国大陆市场,投入3亿多美元,希望创建食品王国,不少台湾人疑虑,统一能否赚得到钱?1997年成立上海营运总部,以上海为中心分为7大区块,北进津京,南到广州,并沿长江在武汉、成都等地设厂,进行“T型市场建构策略”,各厂各自经营,由上海总部进行品牌、资讯、财务及采购管理。

统一食品连续7年亏损后,去年开始转亏为盈,营业额达28亿元,首度获利750万美元,今年上半年获利达925万美元。统一上海总部表示,今年统一的利润特别好,主要是生产系统及行销网络已达经济规模,整体成本下降,开始进入获利期。统一集团营运总部高层主管说,由于食品业利润不高,口味必须符合当地需求,才能大幅提高销售量。因此统一加紧培训当地人才,以更了解本地口味,研发出更符合消费者胃口的新产品。统一还参与希望工程等捐款,希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。

旺旺日见兴旺

与统一并列的台商三大食品集团之一的旺旺,迄今在祖国大陆投入约3亿美元,在国内设立32家工厂及子公司,生产60多种以儿童为目标消费者的产品。旺旺事业部副总裁林凤仪说:“要成为全国性的品牌,不是大集团,难成气候,可口可乐、雀巢等不惜花大成本,就算连续几年亏损,也要拼命在中国设通路、打品牌,站稳知名品牌地位。

去年初,旺旺开始在上海推出新的事业部,以每月至少10家分店的速度、在全上海开设大家旺、包旺快餐连锁店及香提面包店。大家旺事业部总经理林台生说:“我们要面对上海市场,改变上海人吃早餐的习惯,改吃热腾腾、刚作好的汉堡、奶茶。”

旺旺以在大陆既有的事业基础,这种几乎全天候的快餐店、饮食店内销售的所有面包、番茄酱、咖啡粉、奶茶、零食等,都是旺旺自己制造,以“后厂前店”的方式,在上海开设近300家快餐及面包店。林凤仪说:“一下子要开300到500家快餐店,没有大企业支持是不行的。上海商业及夜生活繁荣,可支撑全天候快餐店的营运,旺旺打算今年在上海要达到400家店铺,明年600家,后年800家,逐次扩展到全国有旺旺工厂的地区。中国加入WTO后,将逐步开放零售业,等未来有几千家时,地点好的就可转为旺旺产品专卖店或是便利商店。”

自然美业务忙不完

像蔡燕平的自然美企业,在台湾仅属普通等级,到祖国大陆开拓几年来,现已在上海已盖起了20多层的台湾美容连锁店自然美上海营运总部大楼,里面有欧美最先进的SPA美容器材、健身房、护肤中心。

在台湾SPA美容因价位极高,并不十分普及;自然美却以每人入会费人民币l万元姿态进驻上海。据自然美上海营业部经理蓝家珍表示,开业不到一周,会员数就已近百人,这些人大部分不是台商、外商,而是地道的上海人。蓝家珍说:“不要小看上海人的消费力,台商、外商觉得l万元买一年会员资格有些贵,但上海人让我们的业绩好得忙不完。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